为啥中国女人最容易患乳腺癌?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是乳腺癌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此外,我国乳腺癌患者诊断的平均年龄是45~55岁,较西方女性年轻了10岁,而且年轻患者越来越多,<35岁的患者约占10%~15%。
竟然是胸小惹的祸,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是乳腺癌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此外,我国乳腺癌患者诊断的平均年龄是45~55岁,较西方女性年轻了10岁,而且年轻患者越来越多,<35岁的患者约占10%~15%。
那么,中国女人为啥最容易患乳腺癌?
对面走过来两个女孩,一位波涛胸涌,一位一马平川。在“ ”审美观点的影响下,许多人会说前者更好看,但也有人会说:“有什么好的?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事实真是这样吗?
——看名辨真伪
1/2=2/4,分母增大,分子也会成倍增大。以此类推, 大的人,患乳腺癌的几率也会更高,听着很有道理的样子嘛。
可乳腺癌毕竟不是简单的数 算,而是复杂的发病过程,所以拿体积说事儿并不合适。相反地,按语文的思维习惯咬文嚼字一番,倒很有意思了。
为什么乳腺癌叫“乳腺癌”,而不是“ 癌”?
非常简单,因为癌变是发生在乳腺的,如果命名为“ 癌”就把其他组织也一棍子打死了。实际上, 除了乳腺外,还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脂肪、血管、淋巴管啥的呢。
一句话,胸大易患乳腺癌并没有科学依据。
——胸小不好看?补一刀
胸小的妹子看到这儿可能会倒吸一口冷气,不会吧,胸大不容易得乳腺癌,那胸小的容易患乳腺癌咯?好吧,猜中了。
首先,胸小的妹子中相当一部分致密乳腺比较多。
其次,已经明确的是,乳腺癌的发生和家族史、月经初潮年龄、首次生育年龄、生育次数、激素使用、缺乏体育活动等因素有关,但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乳腺癌最大的危险因素,其实是致密腺体的多少。二者的关系是乳腺癌发生率: 致密腺体组织较多者> 脂肪组织较多者。
根据一项研究, 高密度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2X 低密度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
研究包括18000例乳腺癌女性和同年龄阶段184000例未患乳腺癌的女性,结果发现和其他常见的危险因素(如乳腺癌家族史、30岁后首次生育)相比,乳腺密度是乳腺癌最大的预测因子。
好吧……中国女人有一半以上是致密型乳腺。
致密型乳腺,如何预防乳腺癌?
既然是因为 高密度,那就想办法降低 密度呗。
的确,降低 密度大概可以预防39%的绝经前乳腺癌和26%的绝经后乳腺癌。然而,降低 密度可行吗?答案是:对于 密度,我们能做的很少。
用抗雌激素药会有严重的副作用,除非有乳腺癌高风险,否则不推荐使用。
增加体重使 脂肪组织增多、降低 密度也不现实,因为肥胖本身也是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实际上,如果乳腺癌老年患者保持正常体重的话,约23%的乳腺癌不会发生。
——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最重要
60%的年轻女性和40%的绝经后女性 密度高,而 密度高使得 更难被 X线发现。也就是说,乳腺密度高=乳腺癌风险高+不易被查出。
在对个人乳腺癌危险因素进行评估之后,高风险者(包括乳腺密度高者)应该定期检查。但是,传统的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于 密度高者而言,会出现不易判断、漏诊的情况。
这时,其他检查如超声检查或新兴技术多源数字合成X射线体层成像扫描方法就能提高诊断准确度、降低误诊率了,甚至一些机构推行致密 患者应取消钼靶X线检查,而行后两项检查。
TAG:
上一页:乙肝与肝癌的距离有多远
下一页:喝70热茶易患食道癌有根据
相关阅读
- 2022-04-27乳腺癌临床治疗面临的 12 大缺陷
- 2022-04-25快速上手指南:中国乳腺癌的甲状腺治疗
- 2022-04-20放射治疗会加腺癌患者轻度认知缺陷
- 2022-04-19哪些人患上乳腺癌的几率比较大呢
- 2022-04-19哪些人属于乳腺癌高危
- 2022-04-19哪些人属于乳腺癌的高发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