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肿瘤

真相便秘会引起大肠癌么

2022-04-19 07:58:16 来源:广州肿瘤 咨询医生

真相 · 便秘会引起大肠癌么?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便秘,多么「熟悉而亲切」的字眼。专业并非医学的你或许对很多医学术语完全不了解,但是你一定非常了解便秘的概念,因为很可能你曾经、或许现在就正经历着便秘——要知道,一般人群中便秘的比例可高达每三人中一人。 什么是便秘? 要管理控制好自己的便秘,首先要清楚什么是便秘。但是恐怕就连这一点还有很多朋友并不真正清楚,譬如认为做不到每天大便1次就属于便秘。 事实上,「便秘」其实不存在统一标准,而是因个人体质等因素而异。一般而言3、4天以上大便1次才算是便秘。 不过要注意,就算每2天就大便1次,如果感觉排便困难、大便硬结、腹部闷胀的话,也还算是便秘。 肠癌么?" src="//img.jianke.com/article/201504/2030540624-20150408095120567.jpg" /> 便秘不是病,秘起来真闹心 便秘谈不上是什么难言之隐,甚至连「疾病」都不算——便秘本质上是一种可由多种复杂因素单独或共同引发的「常见症状」,就如同发热与咳嗽那样——然而它却能让你体会到各种难以名状的郁闷: 别人进卫生间三五分钟出来,轮到你过了一刻钟还在那里拼命运气使劲、大口喘气、脸颊涨得通红; 或大便硬结,一旦用力过猛,搞不好送你个「菊花残满臀伤」; 时常还会觉得拉不干净、总是意犹未尽; 更有许多习惯性便秘者经年累月地感到腹胀如鼓、闷痛不适。 如果说只是让身体烦恼,便秘还不算那么难熬,但是便秘还可能引发心病:受到便秘长期困扰的人群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躁和失眠等等精神心理障碍。而另一种折磨就是下文将重点讨论的话题——担忧便秘会导致一种严重威胁健康与生命的疾病:「大肠癌」。 便秘与大肠癌的传说 所谓传说者,顾名思义就是长久传承下来的某种说法,并且在广泛的人群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譬如「便秘会导致大肠癌」这一传说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说过。而有些神经质的便秘患者会因此强迫性地浮想联翩,终日担惊受怕,总是觉得,「完了,我便秘了那么久,将来肯定要得肠癌了!」 那么便秘导致大肠癌是基于何种逻辑呢?有好几种说法,但最流行的是: 「便秘」=「大便长时间滞留于大肠内」,因此大便中所含致癌物质有机会较长时间接触大肠壁(大肠黏膜),日久天长之后诱发癌变。同时,干燥硬结的粪便本身在和大肠黏膜摩擦的过程,也是一种有害的机械性物理刺激,容易令肠道受伤、发生炎症,并最终指向癌症。 看了上面这段文字后感觉如何,似乎蛮有道理对吧?没错,这种传说可谓极有市场:不仅在中国(今日的中国医学教科书上依然有便秘导致大肠癌的描述),就连医疗大国的东邻日本乃至欧美发达国家都拥有广泛信众。 然而,传说不等于真相。 任何医学观点必须通过研究获得证据才能站得住脚跟。翻看一下世界各大权威医疗机构对于什么是「大肠癌风险因素」的最新描述,渐渐地你也许会感觉哪里不对劲。例如在癌症领域的权威机构「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CancerSociety)」所列举的大肠癌风险因素有: 和许多其他癌症一样:年龄。50岁以上占大肠癌病患总数超过90%。 肠道息肉(但并非所有肠道息肉都会导致大肠癌)。 某些炎症性肠病(IBD)。IBD是一大类炎性肠道疾病的统称,和大肠癌密切相关的包括大名鼎鼎的「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典型症状为腹痛、腹泻、肠梗阻,反复发作、难以根治)以及「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等。 遗传因素,医学上称「家族史」。 生活方式:吸烟、饮酒、膳食多红肉、缺乏膳食纤维、肥胖、缺乏运动等等。 有些人上述所有风险因素都不占,为什么还是得了大肠癌?很抱歉:现代医学不清楚。 咦?「便秘」没在以上风险因素中间嘛?难道是这些权威机构在公共媒体上的编辑们粗心大意忘记写上去了吗? 当然不是。 便秘不出现在大肠癌风险因素列表里的原因只有一个:在现代医学越来越精密严谨的今天,没有确切证据表明「便秘」与大肠癌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日本的大型研究揭示事实 说到这里,就必须介绍日本发表于2006年底的一项大型研究,这项研究对便秘与大肠癌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判断依据。 该研究由日本厚生劳动省?日本国立癌症中心发起、目的是为了搞清楚「便秘导致大肠内毒素堆积,容易引发大肠癌」的传说到底是否是真相。 1993到1994年间,研究团队向日本全国年龄处于40岁到69岁之间的人群(不区分性别)询问每天大便的次数以及日常大便的状况等细节,总共收到58000人的回答。 研究团队基于该问卷持续 直至2001年底,期间共有479人被诊断为大肠癌。将先后获得的信息进行对比后发现:「每周大便2到3次的人群 大肠癌的几率和每天大便1次甚至2次以上的」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而且,哪怕将大肠癌的患癌部位分为结肠和直肠作区别考察,也没有发现差异。 结论:「便秘与大肠癌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医学上人的直觉往往不可靠 那么为什么至今民间还有那么多人(甚至或许是大多数人)会认为便秘与大肠癌密切相关呢? 很简单:这是由于民间流传的有关「便秘导致大肠癌的理由」不仅非常通俗易懂,更是非常符合人的直觉,不需要任何基本医学素养——「对啊,大便如果长时间停留在你的肠子里,你不觉得放出来的屁很臭吗?大便都在你的肚子里腐败发酵了,怎么会不致癌呢!」 大多数人应该对于这种观点毫无抵抗力,因为他们只要联想到大便所特有的令人不快的形象和气味,就会立即投降,接受这种人云亦云的观点了。 对于自己的大肠,不必被直觉欺骗,把它想得过于「弱不禁风」:事实上,肠子本来就是用来装屎的。大便由食物残渣、胆汁和肠道菌群构成,无论你的肠道运动频繁与否,这些东西本来就始终在肠子里存在着。 错误的医学观点常常被商业广告利用 然而,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精明的商业广告最擅于利用民间流传的各种缺乏依据的医学观点来谋求利益了,而便秘由于人群基数巨大又往往沦为重灾区——只要把各种传说再加点料升华一下,营造出一种「不赶快应对就要出事啦」的恐怖效果即可: 「宿便是长期积蓄在肠道内难以彻底排出的粪便,是人体肠道内一切毒素的根源。宿便所产生的大量毒素被人体吸收后将降低人体免疫力,诱发各种疾病特别是大肠癌!解决宿便是当务之急,XXX产品立即为您解忧!」——这就是一则典型的将便秘「升华」到宿便,然后进行大肆恐吓牟利的广告案例。 便秘还需解决 一些便秘的朋友读到这里如释重负:终于不用天天担忧因为便秘得大肠癌了,于是一拍大腿: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啦! 请不要得意得太早,大肠癌和便秘没有因果关系,不代表便秘可以置之不理。相反,便秘必须认真应对。这是因为: 1.便秘可以导致多种其他疾病 上文提到的日本大型研究中的一位名叫大谷哲的研究员也特别提及:「一般人如果每周大便2到3次的话,不需要担心因此而 大肠癌。然而如果你每周大便只有1次的话,还是应该及早就医,因为便秘还可能导致多种其他疾病。」 2.便秘,有时是在提醒你膳食的配比可能出了问题 譬如你最近或许蔬菜食用过少,而红肉摄入太多。 这样的膳食习惯很容易造成便秘,而前文提到:红肉过多而纤维过少的膳食是大肠癌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你可以不必多虑大便次数与大肠癌的关系,但你要小心调整膳食。 3.便秘有时是严重疾病的信号 譬如大肠癌有时可引发便秘。若你平时每天大便1次,而最近忽然注意到大便习惯改变,变成了每周2次,而你年龄又超过了50岁,那么你就应该特别警惕了。 4.便秘本身令人不适,可能影响你的精神风貌。 总结 在医学领域,人的直觉往往不可靠。 有时候,甚至是背道而驰的:看看每年中国有多少幼童因为发热而被他们的父母亲人用厚衣棉被活活捂到热死,你大概就明白了。 对于自己的大肠,也不要被直觉欺骗了,便秘与发生大肠癌,不存在因果关系。 推荐阅读: 肠癌的早期症状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