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肿瘤

家族有鼻咽癌患者比较好每年定期检查

2022-04-18 19:20:13 来源:广州肿瘤 咨询医生

家族有鼻咽癌患者比较好每年定期检查!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目前认为,遗传、环境、EB病毒感染被称为鼻咽癌发病的三大主要原因。俗称“鼻敏感”的过敏性鼻炎是因为对某个过敏原有关系,不会引发鼻咽癌。 新技术 手术不误伤“邻居” 鼻咽癌生长的位置非常隐蔽,会引发周围器官受损,因此,鼻咽癌的早期症状除了鼻涕带血、长期鼻塞,还会有耳鸣、听力问题、头痛、面瘫、视物重影等。正由于位置特殊,鼻咽癌也给医生的治疗出了一个难题:虽然成功治好鼻咽癌,但容易造成后遗症。 “过去使用的放疗设备精度不高,容易损伤语言、听力的功能,但现在随着强调放疗设备的使用,加上我们能够对鼻咽癌实施精准放疗,在最大限度抑制 的同时,也不会伤到周围的组织。”专家指出,如今的病人再出现说不出话、听力障碍等问题的几率已经很小。 目前,只要是初诊没有发生远处转移的鼻咽癌病人,经过规范治疗,五年生存期可以达到80%以上。 析因 当心环境促癌因素“病友们总是会问,我为什么会得鼻咽癌?鼻咽癌可不可以预防?如果不是南方人,不爱吃咸鱼等腌制品,EB病毒没有持续升高,这三个因素排除之后,得鼻咽癌的概率就会低很多。”马骏指出,鼻咽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一般认为具有遗传易感性的高发区人群,长期在环境致癌因素,和EB病毒反复激活的共同作用下导致 的发生。但是目前具体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因此也没有特别有针对性的预防办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腌制的食品,保持乐观的心态,加强锻炼,都有可能降低鼻咽癌发病的风险。处于高发区、有家族病史的人及早进行鼻咽癌筛查,早诊早治效果好。” “母子、兄弟姐妹同来门诊看病,这种情况很常见。”专家强调,鼻咽癌有家族聚集现象,21.6%的鼻咽癌患者都有癌症家族史,12.3%的患者有鼻咽癌家族史,鼻咽癌患者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子女、父母的兄弟姐妹)的发病率是其他人群的4~10倍。鼻咽癌的发生也和环境中的促癌因素相关。有报告显示,移居国外的中国人,其鼻咽癌死亡率随遗传代数逐渐下降。而生于东南亚的白种人,其患鼻咽癌的危险性却有所提高。提示环境因素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广东省鼻咽癌高发区内的婴儿,在断奶后首先接触的食物中便有咸鱼。另外,鱼干、广东腊味也与鼻咽癌发病率有关。这些食品在腌制过程中均有亚 盐。人的胃液pH值在1~3时,亚 或 盐可转化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些物质有较强的致癌作用。除此以外,某些微量元素,如镍等在环境中含量超标,也有可能诱发鼻咽癌。在患者的头发中,检测发现镍含量也有所增高。 确诊 不能只看EB病毒抗体阳性 专家介绍,EB病毒主要感染人类口咽部的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它的反复激活与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南方鼻咽癌患者癌组织中大多都检测到有EB病毒基因组存在。患者血清里也有高滴度的EB病毒抗体。 在鼻咽癌早期甚至在发病前几年,就可以检测到EB病毒抗体升高。因此,生活在鼻咽癌高发地区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常规检查这个项目。只需要抽少量的血,就可以检测病毒抗体滴度。目前用于鼻咽癌筛查的EB病毒抗体主要检查的是VCA/IgA(壳抗原抗体),EA /IgA(早期抗原抗体)。马骏提醒,壳抗原抗体(VCA/lgA)超过1:80,上述两大抗体中呈阳性,或任何一项持续升高都会被列入鼻咽癌的高危对象。 EB病毒抗体是鼻咽癌间接的检测方式,一旦发现异常,并不能确诊这个疾病。要确诊鼻咽癌,还需要做鼻咽电子镜检查+活检病理确诊。 鼻咽电子镜检查就是从前鼻孔放入光导纤维镜穿过鼻腔进入鼻咽,通过镜头辅助观察患者鼻咽腔的结构,一旦发现鼻咽肿物,可直接在镜下取一块组织下来做病理化验,最终确诊是否患有鼻咽癌。 有些患者鼻咽病灶较为隐蔽,以此活检可能并不能取到 组织,患者拿到报告发现没有癌细胞,不能掉以轻心。只要临床医生怀疑可能有鼻咽癌,就要继续按照医嘱进行活检,直到找到癌细胞。 治疗 确诊后未必马上进入治疗 专家指出确诊鼻咽癌,患者通常很着急,要求立刻治疗。但是,病理诊断仅仅是诊断的第一步。目前鼻咽癌的诊疗模式是基于 的TNM分期的,T代表局部 侵犯情况,N代表局部淋巴结转移程度,M代表有无远处脏器转移。不同分期患者的治疗方式大不相同,比如早期患者只需要进行单纯放疗,而中晚期患者则要进行放疗和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那么,为准确判定患者的TNM分期,这个时候还需要做鼻咽+颈部MR以及全身检查,来判定疾病的分期,才能为患者下一个准确的临床诊断,制定更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放疗 要注意预防口腔、皮肤受损“做完放疗,基本是3~6个月回来查一次,3年后每年回来查一次,检查也包括鼻咽磁共振、X光和B超,排除看是否有转移到其他部位去,另外是做鼻咽镜。”中山大学附属 医院放疗中心副主任医师唐玲珑指出,放疗前后要注意保护口腔黏膜和皮肤。 放疗前,比较好到口腔科先处理口腔隐患,比如更换不合适的假牙、劈裂的牙齿、治疗龋齿等,如果病人放疗中出现了蛀牙,尽量避免拔牙,用抗感染的药物保守治疗。 平时适当用唇膏滋润口唇,多饮水,保持口腔湿润。每餐后和睡前用软毛牙刷、温和的含氟牙膏刷牙。刷牙时先脱掉假牙,刷牙后彻底清洁牙刷,将牙刷头朝上放置以便干燥,且每月更换牙刷。 晨起和每次刷牙后,用不含酒精的漱口液鼓腮含漱,漱口后30分钟之后再进食。自配淡盐水或绿茶水漱口,放疗后期可以使用小苏打水(碳酸氢钠),保持口腔碱性环境。漱口不要太频繁,时间间隔40分钟到1小时。口腔黏膜损伤愈合前,尽量少戴假牙,如果条件许可,尽量把假牙置于0.2%洗必太液中消毒10分钟后再戴上。放疗期间要避免刺激疼痛,忌烟、酒,不吃酸、辣、烫、过硬的食物,以免刺激口腔黏膜。必要时可以用复方维生素B12溶液,还可以使用喉风散、咽立爽、西瓜霜、银黄含片等,并可向医生求助。 放疗会导致脖颈处皮肤受损。唐玲珑提醒,千万不要贴胶布止痛痒,注意防晒,避免冷敷或者热敷,也不要在放疗处的皮肤上使用碱性肥皂、油膏、化妆品、爽身粉,更不能涂抹含重金属的药物如碘酒、万花油等,有些人喜欢涂茶油、橄榄油等油性物质护肤,这也是大忌。 “放疗期间,应该穿着宽松低领、棉质吸汗衣服,这样就不会摩擦到皮肤。”她表示,要注意保持脖颈部皮肤局部干燥、清洁,每天用温水冲洗,可使用婴幼儿用的温和沐浴液,勤剪指甲,以免晚上睡着了抓痒弄破皮肤。当皮肤疼痛影响到睡眠或正常生活时,或者放疗处的皮肤破损、渗液时要告诉医生。 提醒 张口困难,可做“米”字颈部操 放疗后,有些人会出现张口困难、颈部运动困难。唐玲珑建议,放疗时要坚持冲洗鼻咽部位,提高放疗敏感性。放疗结束后,要进行张口训练,往左往右,把口张大。张口困难的人则可借助外力,例如用手指放在口腔里撑开,循序渐进地训练。“一些病人提到,我吞东西有影响,其实跟颈部硬了有关系。”有颈部运动障碍的人,可以做颈部运动操。具体如下: 1.颈部前屈、后仰及左右转动,做3~5次; 2.缩下巴运动:将下巴向内收向胸部靠拢,再缓慢回到原来的位置,做3~5次; 3.颈部旋转运动:将颈部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一圈,再沿逆时针方向转一圈;或做“米”字运动,做3~5次; 4.颈部拉伸运动:后颈部拉筋运动,将头下垂,双手 叉置于头顶上,双手及头部自然下垂,用手的重量自然牵拉后颈部; 5.侧颈部拉筋运动:将左边的耳朵向左肩靠拢,左手置于头顶上,用手的重量将右侧颈肌肉拉长;再向右做同样的动作; 6.颈部关节活动运动:各做3~5次,每次动作时间约3秒;颈部拉伸运动各做2次,每次5~10秒。 会否传染 不传染但有遗传性 鼻咽癌有没有传染性?我63岁,鼻咽癌治疗后出现听力问题,怎么办? 鼻咽癌是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的,但是有遗传性,比如说父母得鼻咽癌,小孩得鼻咽癌的概率比其他人要高。至于EB病毒的传染,大自然中有诸多呼吸道的病毒,但是否引发鼻咽癌,则要看个人是否有遗传因素。 治疗后,有一部分的病人耳朵出现问题,建议去看耳鼻喉科。如果中耳有积水,可做中耳的穿刺,可使得听力恢复。但如果是由老式放疗设备引发的,对听力的损害是不可逆转的,想改善听力的话,建议及早配助听器,提高生活质量。 高危人群应每年查抗体 体检连续三年检出EB病毒阳性,是不是高危症状? 属于高危的人群,不一定发病,每年要查EB病毒的抗体,还要附带查鼻咽镜,看是否鼻咽光滑,如果是光滑的话,抗体没有持续增高,可以持续观察。 能否怀孕 病情稳定再怀孕 为什么说“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5年才能怀孕”?要小孩后,孩子会不会受到影响? 有一类鼻咽癌叫做妊娠鼻咽癌,发生在怀孕期间或者是生完小孩一年内,由于激素的水平增高, 在激素的刺激下,发展非常快。对于这类患者,如果是孕早期,首先选择保大人。鼻咽癌女病人比较好能等病情稳定下来再怀孕,会安全一些。一般放疗半年之后,男病人要小孩是没有问题的。如果父母得了鼻咽癌,孩子的遗传易感性要比普通人强,小孩幼年时候不会得鼻咽癌,但要警惕到了30多岁以后,可能进入发病的高峰期,要留神疑似鼻咽癌的症状。 早期的病人不用化疗 鼻咽癌做化疗是必选项吗? 早期的病人不用化疗,放疗就可以了。中晚期的病人要先做化疗,把 打小,然后再做放 果就很好了,或者是放疗的同时加一点化疗。化疗情况非常复杂,要由医生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调整。 总有人担心鼻咽癌患者治疗完之后,依然有放射性。现在很多患者是家里的顶梁柱,治疗之后复诊基本正常,可以上班吗? 病人从机房里走出来就没有射线了,是安全的。如果化疗完之后半年,各方面恢复比较好是可以恢复工作的。 放疗后喉咙变小,吃饭困难,有没有办法解决? 用老式放疗设备治疗,患者会出现咽部萎缩的情况,每次吃得少,很难达到营养的状态。比较好能少食多餐,一日五餐。营养不良的患者需到医院就诊。
TAG: